- · 《亚热带植物科学》数据[04/29]
- · 《亚热带植物科学》期刊[04/29]
- · 亚热带植物科学版面费是[04/29]
- · 《亚热带植物科学》投稿[04/29]
已迁地保护植物1.5万余种 国家植物园真美!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近期,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的国家植物园,成为热门打卡地。4月18日正式揭牌的国家植物园,分南、北两园,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南园)和北京市植物园(北园)现有条件的基础上
近期,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的国家植物园,成为热门打卡地。4月18日正式揭牌的国家植物园,分南、北两园,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南园)和北京市植物园(北园)现有条件的基础上,经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,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。春季赏花期,国家植物园北园的郁金香等球根花卉竞相绽放、色彩斑斓,200余种牡丹陆续盛开,品种繁多的花海吸引游客频频驻足观赏;南园的展览温室收集展示着2000余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,游客可以一睹红皮猴面包树、何其美鹿角蕨等从全世界引种收集的珍稀植物的面貌……
国家植物园自主知识产权桃花品种“品虹”
作为一个以开展植物资源迁地保护、植物科学研究为主,兼具科学传播、园林园艺展示等四大功能的综合性机构,国家植物园有哪些看点?一起跟随记者的脚步来一探究竟。
已迁地保护植物1.5万余种
建有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
将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
游客在国家植物园入口处参观。新华社发
看什么?在南北两园感受植物学、园艺学的不同魅力
“南园和北园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,并基于此形成了各自的特色。在南北两园,游客可以分别感受到植物学、园艺学的不同魅力。”国家植物园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叶建飞告诉记者。
南园的植物收集以野生植物为主,拥有亚洲最大的标本馆、展览温室、蔷薇科植物区、壳斗科植物区、野生果树区等。在植物学中,野生植物怎样分类?我国现有哪些植物种类?在南园,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。
南园的标本馆里,苔藓、蕨类植物、裸子植物、被子植物标本以及种子标本、化石植物标本等287万份馆藏,呈现着植物的进化与多样性。走进南园展览温室,在温室东侧,按照植物起源的先后顺序,依次展示着蕨类植物、裸子植物、被子植物等;温室西侧按照水分条件的不同,模拟了从热带荒漠,到森林、湿地、湖泊的不同环境,展示着多肉植物、乔木、水生植物等不同植物。独特的布展,为游客呈现了植物的时间之旅和空间之旅。
叶建飞介绍说:“南园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植物科学研究机构,对标本、活植物、种子的收集、展示,都基于植物学研究的强大支撑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科学氛围。”按顺序游览南园,游客就像在阅读一本植物进化历史的教科书,可以感受植物演化的过程,以及每类植物的共同点、区别。
基于野生植物,人们进行了哪些园艺驯化和开发?培养了哪些品种?从北园的园艺展示中,游客可以获得直观感受。
从北园西门进入,沿着主干道前行,道路两侧依次可以游览牡丹展区、芍药园、海棠栒子园等园区。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介绍说,北园主要特色是园艺植物的收集和展示。这里有世界上最杰出的月季园、拥有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的海棠园等,还有品种繁多、人工培育的月季、桃花等植物,非常适合园艺爱好者参观游览。
目前,南北两园有已迁地收集植物1.5万余种,建有牡丹、睡莲、野生蕨类植物等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。
“国家植物园可以说是一所关于植物的博物馆,从植物标本、活的植物到种子,这些丰富的物种收集就是它的‘馆藏标本'。”叶建飞表示,在国家植物园,人们能了解和认识植物,近距离接触大自然。国家植物园是科学传播工作的“活道具”,既是活的教科书、教育实习基地,也是园艺观赏、游憩的理想场所。
马蜂窝统计数据显示,随着国家植物园揭牌,平台内“国家植物园”搜索热度上涨超过66%。国家植物园路线、国家植物园门票、国家植物园攻略等相关搜索的站内热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。
为何建?推动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
北京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百花山葡萄,曾是世界上“最孤单”的葡萄。由于现今仅存2株野生个体,百花山葡萄离灭绝仅有一步之遥。“通过迁地保护,目前国家植物园南园已成功繁育出一批种苗,为该物种的生存延续提供了保障。”国家植物园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秦文告诉记者。
百花山葡萄的濒危状况并非个例。由于栖息地破坏、过度开发、气候变化、外来物种入侵、自身繁殖受限等因素,一些野生植物濒临绝灭,亟待有效保护拯救。
文章来源:《亚热带植物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yrdzwk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505/542.html
上一篇:七星耀龙门 游心山水间
下一篇:科普启蒙环保意识 “小小公民科学家”走进钱江